所謂對稱, 是以一個點或一條線為中心, 兩邊的形狀和大小, 是一致且呈現對稱的 事物色彩、影調、結構, 都是統一和諧的現象 對稱的事物能給人一種「安靜」的嚴肅感, 蘊含著平衡、穩定之美。 對稱之美源於自然, 是客觀存在於宇宙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見, 對稱之所以為美, 這是視覺美的天性使然。 而中國人對於自然的崇尚, 更反映在對稱美的普遍運用之上。 中式建築 眾所周知, 中國人對於建築裡的中軸線, 有著千年不變的恪守, 這正是源於骨子裡, 對於對稱美的鐘愛。 從皇城宮苑到普通民宅; 從群體建築的規劃到一戶一室的布局, 從亭臺樓閣,到亭臺樓閣, 從軒榭廊舫,到廳堂館齋…… 我們處處都可見中式對稱的影子。 對稱美在中國建築裡的運用, 給人以整齊嚴肅、有條不紊的視覺感受
鄭成功 ( 闽南语 : Tīnn Sîng-kong,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原名 森 ,一作 森林 ,字 明儼 、 大木 ,南明 隆武帝 賜朱姓,名成功,因此尊稱 國姓爺 ,歐洲和美國的西方世界取其音拼作「 Koxinga 」, 永历帝 封 延平王 ,為 南明 重要将领、 明鄭王朝 君主,被視為 反清復明 活動的代表勢力之一。 鄭成功出生於日本 九州 平戶 ,父親為垄断 福建與东洋貿易 的海盜 鄭芝龍 ,母親為日本人 田川氏 ,祖籍 福建 泉州府 南安县 石井 (今 福建省 南安市 石井镇 )。 鄭成功於六歲時被父親鄭芝龍接回福建 安平镇 ,年紀稍長後被送往 金陵 求學,成為 監生 。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進行,研究人員以174位在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婦女進行研究,在這些婦女正在接受 ...
SCREEN 拼 音 píng fēng 分 類 傳統傢俱 作 用 分隔、美化、擋風、協調等 目錄 1 簡介 2 起源歷史 西周 漢唐時期 明代 3 屏風種類 4 文化特色 5 屏風佈置 客廳佈置 書房佈置 隔斷功能 按類佈置 6 屏風應用 辦公室 植物屏風 醫用屏風 7 相關詩句 簡介 放在室內用來擋風或隔斷視線的用具,有的單扇,有的多扇相連,可以摺疊。 注:由 文言詞 "屏"變化而來。 屏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傢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漢代 劉熙 《 釋名 ·釋牀帳》謂:"屏風,言可以屏障風也。 "就是説屏風有擋風、遮蔽、 隔間 的功用。
堇青石(Cordierite或Iolite,Dichroite)來自 希臘文 中的Violet,寓意其呈紫羅蘭色,Dichroite來自希臘文"雙色",指 寶石 具有很強的 多色性 。 由於堇青石有像 藍寶石 一樣的藍色,有人稱之為" 水藍寶石 "(water sapphire)。 [1] 堇青石是一種 硅酸鹽礦物 ,通常具有淺藍或淺紫色, 玻璃光澤 ,透明至半透明 [2] 。 堇青石還具有一個特點,具有明顯的 多色性 (三色性),在不同的方向上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 品優色美的堇青石被當作寶石,除此以外,堇青石由於 耐火性 好、受熱 膨脹率 低,普遍作為汽車淨化器的 蜂窩狀載體 材料來使用。 堇青石產於 片岩 、 片麻岩 及 蝕變火成岩 中。 人們因此也稱堇青石為二色石。
creating 香港今昔的貼地故事 Join for free Read more from your favorite creators. Open app Get more from 香港民‧物‧誌 on Patreon
FTNN新聞網. ETF教父出妙招!. 元大投信董事長 劉宗聖 今(25)日在「美國後升息時代的投資策略」論壇上強調「投資先求不傷身,再求療效 ...
環保局五科科長崔浩志解釋,安全帽、雨傘都是由可回收、不可回收的項目組成,以往宣導時,多請民眾將安全帽分成塑膠殼、塑膠鏡片、內襯布及保麗龍,其中的塑膠殼、鏡片、保麗龍回收,但布不是回收項目,只能當垃圾處理;他也說,雨傘傘骨多為金屬材質,也可回收,但傘布不能回收,因此雨傘回收前須剪下傘布,傘布當成垃圾處理,傘骨可交給清潔隊員回收。 因為部分資源回收商具有「十字狀設備」,可將安全帽直接切成四份,藉此分離保麗龍與塑膠外殼,方便回收再利用,因此可直接將整頂安全帽交給清潔隊回收,不必再自行分類。 至於雨傘,仍須先剪掉傘布再回收傘骨; 傘布雖不能回收,但防水效果好,加上現在的傘布花色都很漂亮,可再利用做成防水環保袋,也有人當成戶外坐墊,未必只能當成垃圾丟。
2023-12-11 中國重慶市的「大足石刻」始鑿於初唐,現有50,000餘尊造像。 當中,開鑿於南宋的「千手觀音像」是最著名的造像之一,主像左右兩側和頭頂上方,浮雕著上千雙貼著金箔的手,每隻手各執法器,掌心中還有一隻眼睛。 歷經重慶地區的高溫、高濕、酸雨近千年後,千手觀音像患上三十四種病害,面容斑駁脱落,也有部分手指斷裂掉落,引起文物保護員的關注。 2008年起,中國100多位文物保護員共同參與修復千手觀音像。 要修復這種體積巨大、不可移動的石質文物,他們遇上了無數難題,而國內沒有可供借鑒的修復案例。 由於石刻不能移動,修復員常常爬在鷹架上,一個姿勢保持大半天。 「我們經常需要站在二十多米的高架上觀察文物,有時候一看就是半天,還有的時候要走二三十分鐘的泥濘路,才能達到文物修復點。